近兩年,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眼看著奔馳、路虎、保時捷賺得盆滿缽滿,瑪莎拉蒂、賓利甚至連蘭博基尼都坐不住了,都盤算著能在這塊市場上橫插一刀。問題來了,SUV市場真有這么大吸引力?
我們來算一筆賬,在全球汽車市場,高端豪華車市場的體量大約為100萬輛,而其中50%是高端豪華SUV。換句話說,如果不推出Levante,瑪莎拉蒂咬著牙去拼搶也只能在整個市場的一半中與別人分蛋糕,多慘。所以,SUV市場真就有這么大吸引力,一臺Levante的出現,不僅完善了瑪莎拉蒂的產品線,更為其品牌打開了全新的領域。
再看看瑪莎拉蒂這十幾年的近況,雖然銷量一直穩步提升,但直到2013年Ghibli的出現,這個來自意大利的豪華品牌才算真正的打開了中國市場的認知度,實現了年銷量破萬。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車型下探,也正是因為Ghibli這款百萬級以下的車型,瑪莎拉蒂感受到中國消費者潛藏的強大購買力。盡管我們看到概念跑車Alfieri的呼聲也很高,但優先推出SUV車型Levante顯然是更務實的舉措。 其實,在這次前往意大利試駕之前,我早已經接觸過了Levante,雖然只是瑪莎拉蒂廣州授權經銷商——廣東駿佳舉辦的新車品鑒會,但在這次簡單的靜態接觸期間,我發現兩件頗為有趣的事,一是Levante有一個很接地氣的戲稱——“來萬臺”。銷售員在介紹時能用它博客戶一笑,瞬間就拉近了新車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而且從目前的訂單情況來看,Levante銷量破萬并不是什么難事。
再有就是,來看車的各種“壕”的關注點,除了動力、空間、配置、價格、提車時間這些基本的信息,他們還關心起了“這款SUV還是不是純正的瑪莎拉蒂?”對于品牌DNA的關注,多少顯示了瑪莎拉蒂用戶對這個品牌的認知。也正是他們的這種疑問啟發了我,所以此行試駕Levante的過程也是我尋找答案的過程。
是不是一臺性能優異的SUV?
既然要造SUV,那就得造一臺配得上海神三叉戟的SUV。Levante搭載了與Ghibli和Quattroporte總裁轎車同款的發動機,這臺3.0升V6雙渦輪增壓燃油直噴發動機,有兩個動力版本,分別為430馬力和350馬力。
雖然這臺發動機是由法拉利Maranello工廠操刀,但依然保留了瑪莎拉蒂獨特的轟鳴聲,在“運動”模式下,車輛不僅對動力輸出進行調節,還將打開排氣旁通閥,為廢氣提供一條最短的高能量通道,這使得發動機處于最亢奮的狀態,Active Sound 系統的兩個制動器安裝在排氣管附近,用以加大發動機所散發出的最具有魅力的轟鳴聲,并會根據車輛駕駛情況調整聲音,從3000轉開始持續發出爽朗濃烈的瑪莎拉蒂原聲。
換為默認的“常規”模式后,旁通閥保持關閉狀態,以發出舒適和輕柔的發動機聲音。此時,能夠明顯感覺到Levante的車內靜音性比Ghibli好了很多。
毫無疑問,這是一臺性能優異的機器。這臺V6發動機與瑪莎拉蒂V8發動機有著驚人的相似:相同的缸徑和燃燒室設計、同樣先進的氣門控制技術、相同的雙渦輪增壓配置和直接噴射-點火系統。發動機附屬系統也是相同的(發電機、起動馬達和動力轉向泵)或者非常相似(可變排量機油泵)。
430馬力版本的扭矩系數高達194 牛米/升,功率系數為144馬力/升,這在高端豪華SUV領域是少出其右的動力數據。遺憾的是,我并沒有試駕到430馬力的版本,但350馬力的表現也足以讓我點贊。500牛米的最大扭矩要等到4500轉,但在發動機轉速低于2000轉時即可達到最大扭矩的90%。所以,對于體重超過2噸的Levante而言,依舊能夠提供出色的加速能力。6秒完成0至100公里/小時加速,在SUV領域里,絕對稱得上是運動健將級別的成績。而更強的430馬力版本只需5.2秒就能完成同樣的加速過程。
過彎,一直是車身相對笨重的SUV所面臨的窘境。但在這方面,Levante表現出了堪比運動轎車的穩定性與操控性?;谵I車而來的它在低重心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同時也保持著前后50:50的平衡重量分配比例。懸掛系統的結構源自Ghibli,對行程、剛度、傾角和束角進行了強化設置,以應對更高的車身和更大的體重。前雙叉臂、后5連桿獨立懸掛結構大量采用了鋁合金材質,以提高懸掛反應的靈敏性。為了進一步輕量化,前防傾桿還采用了中空的設計。
此外,全系標配的Q4四驅系統通過電控多片濕式離合器分配前后軸動力。在通常駕駛條件下,主要是高速滑行時,系統將100%的發動機扭矩分配給后輪,以優化燃油消耗量和排放水平。而在加速和轉彎時,通過儀表顯示器可以發現,系統會主動將部分扭矩分配到前軸,以提高加速能力和過彎的穩定性。
還是不是瑪莎拉蒂?
對于性能的疑問,其實大家心里有底,瑪莎拉蒂肯定不會自砸招牌,品牌深厚的技術功底就是對性能的保障。但提到血統,大家其實都很好奇,這個100多年來從沒造過SUV的跑車品牌,怎樣用一臺SUV表達它最純正的血統。尤其是當它很快就會成為瑪莎拉蒂全新的銷量冠軍時。
Levante是一輛從無到有的車型,設計師盡可能地保留了瑪莎拉蒂那些經典的設計元素,包括標志性的內凹式前格柵設計正是在向創造過輝煌歷史的瑪莎拉蒂賽車Tipo 60“鳥籠”致敬。還有前輪眉的鯊魚鰓、C柱的鍍鉻Logo、以及與總裁車型一脈相承的飽滿的車尾和鍍鉻飾條等等。
要知道讓市場熟知一款全新車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絕不亞于這款新車的研發成本。所以,作為第一印象的外觀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一點上,Levante做的非常出色。尤其是前臉的整體設計,無形中拉近了這臺新車與潛在用戶之間的距離。
但是車身造型設計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經典元素搭積木,工程師在其中也充當了重要的角色,Levante的車身在都靈風洞中進行了大量測試,工程師專注于車身周邊及內部氣流的充分利用,對于最大化內凹式前格柵內和車輪拱罩內的氣流,他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時前格柵的空氣百葉窗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是瑪莎拉蒂首度使用的裝置,它位于前部通風口和發動機散熱器之間,通過連續不斷的電動調節百葉窗的塑料葉片,以控制流向發動機艙的氣流,不僅能更好地控制發動機溫度,同時也降低了車輛的空氣阻力,從而降低油耗和排放。較真的瑪莎拉蒂工程師們反復測試,最終使Levante達到了空氣阻力系數(Cx)0.31的目標,使其在同級車中擁有出色的空氣動力效率。
在內飾上,設計師們也盡可能地表現出了Levante的瑪莎拉蒂基因,非常轎車化的內飾依然是令人熟悉的豪華感,只不過更高的坐姿和更好的視野是此前在瑪莎拉蒂中從未出現過的體驗。運動風格的內裝更多采用了碳纖維材料,而豪華風格內裝則更多采用了鍍鉻與木飾。對于追求極致的用戶,Levante同樣也提供杰尼亞版本。不論是外觀還是內飾,Levante都是一臺標準的“瑪莎拉蒂式”SUV。
真的能越野嗎?
雖然Levante的車主不大可能真的開著它去很極端的路況越野,但是想想前不久那幾臺在去西藏路上報廢的瑪莎拉蒂,我們還真不能低估土豪們的“會玩”程度。所以,帶著豪華跑車基因的Levante真的能越野嗎?
當你真的開著它來到非鋪裝路面,你會發現Levante正如它的名字,可以瞬間從輕微的地中海暖風轉變成暴風一般,展現出卓越的公路與越野性能。在常規模式下,駕駛者可在兩種車輛高度之間進行選擇:“常規”高度(最小離地間隙207 mm)或“Aero 1”高度(降低20 mm),5種高度的空氣懸架可實現60毫米的動態調節范圍,這樣的設置是運動與舒適之間的最佳平衡。
換到越野模式后,則有種打開新世界大門一般的感覺?!霸揭?”底盤高度增加25 mm,Skyhook系統的響應也發生改變,變得更加柔軟,以適應非鋪裝路面更加顛簸的特點。除了懸掛系統,Q4四驅系統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在低附著力時,比如濕滑或疏松路面,或者在后輪開始失去附著力的情況下,系統將在瞬間作出反應,將必要的牽引力分配至前輪。在150毫秒之內,Q4系統即可從100% 的后輪驅動狀態切換至前、后軸50%-50%平均分配驅動力的狀態。當對通過性有進一步需求時,還可選擇“越野2”模式,此時底盤高度再增加15 mm,該高度比常規模式高出40 mm,達到247 mm。
事實上,超越傳統瑪莎拉蒂的還不僅僅是越野系統的加身。靈活多變的車內空間也以往瑪莎拉蒂車型所不具備的特點。通過踢腳動作傳感器打開尾門,是580升的行李空間,放到第二排座椅,還能獲得更多。還有牽引桿,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在瑪莎拉蒂裝備清單中的配置。Levante的牽引重量最高為2700 公斤的拖車。
土豪們如果有耐心等到Levante,川藏線上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不夸張地講,Levante稱得上是瑪莎拉蒂100多年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以往,我們談及瑪莎拉蒂時,傳承、意大利設計、高性能、標志性聲浪、激情、獨特等詞匯是最常被提到的。但當Levante問世之后,瑪莎拉蒂不僅實現了產品線的擴充,更在品牌DNA上有了全新的延伸。增添了舒適、多功能、現代、優秀的做工等全新的特質。
最為重要的是,在Levante身上,瑪莎拉蒂再一次地盡力下探售價,就像之前的Ghibli一樣,人民幣99.98萬元的起步價也讓Levante成為了更多人能夠擁有的夢想之車。這不僅是因為瑪莎拉蒂需要去開拓更廣闊的市場,還有就是:
做一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秘品牌,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