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TT在外觀與內在上都成為了真正的一輛跑車,它不再需要白富美的陪襯,可以直接跟著男人下賽道去。

我一直都覺得TT是最不像奧迪的一款奧迪車,在奧迪的房車(包含SUV)產品都逐漸走入套娃概念的同時,TT卻一直在造型設計上獨樹一格,也有著同級距中最具未來感的外觀,這樣的特征從第一代TT就開始至今。
第一代驚艷全球后,這個特征其實一直在淡化,新款TT雖然還有被稱作是傳承的一些設計(如車頭輪拱線條、鋁質加油孔),但我認為在保留傳統之馀,新款TT更多的是在當一臺“小R8”,包含后窗線條、車頭水箱護罩、上移的四環Logo等等。我說TT像小R8除了在設計上,更在駕駛感上也向R8這部奧迪當家跑車靠攏,讓TT終于能說自己是跑車。(啥?TT本來不就是一款跑車嗎?)

看起來像跑車
初代TT的設計非常前衛,至今仍被不少車迷奉為摯愛經典。但你要是開過就會知道(嗯,我開過。),其操控性真是十分一般,完全被同平臺的S3壓著打,對付四代高爾夫GTI甚至是被嫌笨重的初代高爾夫R32也沒多大贏面。曾有媒體調侃初代TT只是把打扁的甲殼蟲外殼罩在高爾夫底盤上,當時的奧迪只能靠著不斷加大其1.8T發動機的輸出(后期最高達到177kW),來鞏固(或者說支持)其跑車定位。簡單點說,初代TT給人的最大印象在于設計,但也僅此于只。
奧迪當然不會把這種丟臉的名號一直攬在自己身上,畢竟在R8還沒問世之前,TT可是他們唯一(甚至可以說是第一輛)的跑車。因此,二代TT有了S、RS、甚至是RS Plus這種變態貨,我曾經在西班牙的Ascari賽道上測試過TT RS,那種強大動力與quattro一起營造的駕控感,著實讓人滿腔熱血。
要當跑車得有三個條件:看起來像跑車、坐起來像跑車、開起來像跑車。TT看起來肯定是像跑車了,那坐起來呢?

坐起來像跑車
關于跑車氣氛的營造,新款TT確實做到了,設計師將整個中控臺都朝向駕駛,傾斜度比起法拉利藍博基尼等純跑車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配合完全整合到儀表盤上的全新MMI系統,駕駛在車艙內擁有絕對性的統治力。然后還有超級漂亮、質感上等的方向盤與座椅,新款TT讓你光坐在駕駛座上就能心跳加速。
所謂液晶儀表盤其實不是新聞,上至奔馳、寶馬,下至比亞迪大家都有,但人家只是把儀表盤改為液晶顯示,并多了些許輔助性額外訊息,主控制接口還是在中控臺上??墒菉W迪把整個MMI系統放在這儀表盤里面!可是奧迪把整個MMI系統放在這儀表盤里面!可是奧迪把整個MMI系統放在這儀表盤里面?。ㄖ匾脑捨业谜f三遍?。。。?/p>

我可以理解將一些輔助訊息加入到儀表盤里面的作法,這樣確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少駕駛的分神程度,但TT將整個MMI系統需要顯示的東西都搬到了儀表盤內,意思等同于儀表盤實際變成MMI系統的顯示屏,然后順便讓你看一下時速、轉速等車輛資訊,我真覺得有些反客為主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行駛在路途上一半,然后需要設定導航、調整音樂等等,此時大多會習慣性的交由副駕駛代勞,這樣做可以完成需求又能讓駕駛專心開車。但新TT?副駕駛座是看不到儀表盤全貌的,然后副駕駛一邊轉中控上的MMI旋鈕調整功能時,駕駛員需要看的儀表盤也會不停變換,反倒更分心,如果一個人開車,那更糟糕。
你說應該要停到路邊設定好一切功能,然后再繼續上路才是安全正確的作法。是,我也知道,如果以“駕駛操作所有車輛功能之時都應該停車”的前提來說,我相信奧迪這種作法是希望駕駛可以更專心開車,但請問有多少人會這樣做?更何況TT這個新版MMI還提供了收看網路電視的功能,但顯示屏是設計在儀表盤上的,給誰看???而這種作法也讓新款TT變成一部更純粹的跑車,因為副駕駛上車之后就沒事干了,只能睡覺、聊天、玩手機。(駕駛新款TT,很忙?。。。?/p>

開起來像跑車
我相信奧迪肯定不想讓駕駛一邊開車一邊控制MMI系統,說實在的我也不建議新TT的車主這樣做,除了安全性考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新TT開起來是很過癮的,它的跑車化性格不僅反映在座艙設計上,還有終于跟高爾夫、A3不同的底盤調校。
別著急,我知道新一代TT使用與高爾夫相同的PQ25平臺,但奧迪針對了底盤重點部件做出調整,更采用復合式的鋁材料來打造車體,整車重不過1.2噸出頭,重心比起上代更降低了10mm,終于造就了真正像是一款跑車的車體。
告訴你,新款TT的車身剛性真是太棒了,重心設定的也恰到好處,輕手轉過幾個彎,它很容易的就激起了我的挑戰欲望,于是我開始加快速度準備試試它的極限,然后上海(本次測試地點)就下起了10年難得一見的大暴雨,不僅路面多處積水,甚至有超過的半數航班停飛,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你要問我對于這套quattro的感覺,如果真要說當然可以當個鍵盤車手來說上幾千字,但最簡單的方式是四個字:沒有感覺。
quattro真正厲害的地方在于殺人于無形之中!喔,不是,是輔助于無形之中,就像是《食神》里的好折凳一樣,它一直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默默工作,更何況這套quattro是為了TT重新調整過的。所以新款TT很快、很穩、很實在,每個彎你只需要煞車、打方向、給油,然后車就順著彎心流暢的出去,在競爭對手還把轉向過度當成駕駛樂趣之時,TT已經進了下一個彎道。
有些人覺得這樣的“軌道車”模式不算是駕駛樂趣、甚至帶點鄙視,更多人甚至認為在彎中總得時刻注意車尾是否滑出、雙手準備反打方向盤的狀態才能叫做駕駛樂趣。告訴你,那樣開車其實很累,而且通常不快。

那么,TT的這種軌道車過彎法有樂趣嗎?我只能說樂趣在于個人定義,但當你可以用比對手多出近10km/h的速度過彎之時,刺激感絕對是加倍。
新TT真的很快,全新調整的EA888是在quattro之后的二號功臣,奧迪把這具大家都很熟悉的發動機又加上很多新玩意,比如說雙噴射、多重減重等等,最大輸出達到了169kW/370Nm,并使用6速S-Tronic雙離合變速器。我可以說這是我接觸過最棒的2.0T發動機了,運轉品質極為成熟順暢,討厭的渦輪遲滯也幾乎沒有了,任何時間段的動力提取都相當容易且迅速,盼隨著換擋時的“噗噗噗”回火聲,隨隨便便都能讓你超速,不過TT的油門很敏感、同時也很重,在不超過法定限速的前提之下,你在任何時間段的給油都需要留心,TT能給你的推力絕對只會超過而不會不夠。我曾經看準了一條沒車的直線道試了油門到底,結果不到2秒我就松開油門,那加速感實在太快,快到我在大雨中感覺有點害怕。(怕的不是輪胎抓不住地面,而是雨刮刷太慢了?。。。?/p>

我一直認為,要被稱作跑車,操控能力絕對比發動機輸出重要,不懂過彎的跑車不是好跑車,我是這樣想的。TT給予駕駛的安定感其實很強,雖然軸距有所加長,但車身依舊短小,所以不但循跡性比起過往更好,而且利落感依舊強悍,車尾基本沒有所謂的“跟進速度”,因為頭尾根本就是一起進彎,強大的quattro、強悍的EA888,新款TT擺脫了過去只限于形式上的跑車風格,真正的達到了靈肉雙修的內外合一(嗯?好奇怪的說法),終于成為一款名正言順的跑車,而且是人人都可以輕松駕馭的,它不僅只是白富美的跑趴車,也可以當高富帥的攻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