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成就了一個偉大跑車的名字,而更高層次的911 Turbo S將911這個名字帶到超跑的領域,對手顯然更具實力且更有針對性,而911 Turbo S的實力依舊?

F1賽車的民用延伸——McLaren 650S
對于650S,它可以被看做是12C的強化改款車型?!?50”標明了它的最大功率,這一數據比標準版12C提升了25PS,扭矩也從600Nm提升到678Nm。從官方資料來看,雖然650S的最高時速依舊保持333km/h不變,但0~100km/h加速時間由原來的3.3s進一步縮短到3s。
簡化版P1的前臉是650S相對于12C在外觀上最大的改變。在新外觀的襯托下,不得不說此前12C的外表有些過于樸實與低調。而這也正是邁凱倫當時開發超跑的理念——功能決定設計。所以,我們在邁凱倫的官方資料中看到的更多的是“Downforce”,而非“Aerodynamic”。

因邁凱倫長期征戰F1,650S自然深受這一金字塔尖賽車運動的影響?;贔1賽車座艙理念而設計制造的MonoCell碳纖維單體座艙是只有內行才能理解的奢侈與高貴。車內簡約的設計和分散的功能布置也與常規設計大相徑庭。將空調控制系統分別布置在兩邊的車門內側,如此一來,中控臺只需承載多媒體系統和車輛動態控制系統,方向盤上也沒有任何多余的按鈕。與當下主流的汽車內飾設計風格相比,650S的車內看起來有些過分簡約,但當我慢慢接受這個事實之后,便意識到這種簡約絕非簡單,它讓我能最大程度地專注于駕駛,把注意力最大限度的放在前方道路和車輛動態上。我想,對于一輛超級跑車而言,沒有什么比深層次地享受駕駛更重要的事情了。
作為一輛超跑,650S還展現出了難得的實用性。一方面,在日常駕駛時,因為轉向、油門、懸掛等采用了適中的設定,我的感覺非常放松,沒有想象中那種大馬力中置后驅超跑的駕駛負擔。另外,大觸摸屏的多媒體系統讓日常行車也更加方便。更值得強調的是,650S還具備前、后橋整體底盤升降功能。與同級競品只能前橋升降的設計相比,它在特殊情況下的通過性更好。這些設計告訴我們,650S并不只屬于賽道,它也可以帶來出色的日常駕駛享受。
提到跑車的日常駕駛,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保時捷。如果說650S是邁凱倫F1賽車的民用延伸,那么911 Turbo S就是保時捷勒芒賽車的民用延伸。因為比賽的不同特性,也塑造了不同跑車的不同風格。

0.1秒的距離——911 Turbo S
911 Turbo S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只比Turbo車型快0.1秒,不過要知道911 Turbo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已經達到3.2秒的水平,而911的強大之處并不是這些加速數字上的炫耀,也不是紐伯格林圈速的博弈。顯然在成績方面911 Turbo S已經敗給了處處緊迫的東瀛對手GT-R,也沒有Huracan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氣度,倘若只用一條賽道的圈速去否定911 Turbo S的話,或者用表現的參數去比較911 Turbo S的話,實在有失偏頗,或者說911的魅力不在于此,它的存在本來就伴著傳奇式的光彩,只是在強大的對手面前,它顯得有點悶騷罷了。

按照視覺級別來看,911 Turbo S確實沒有Huracan般低矮且拉風,似乎從氣場上就已經敗給了對手,但從發動機點火的那一瞬間,911 Turbo S就像點燃身上的那團火一樣,頓時增添了身上的光彩。一臺全后置的3.8升水平對置發動機在兩個渦輪的作用之下能夠爆發出560匹最大馬力以及700Nm的峰值扭矩已經是其實力的最佳表達,那種獨特的金屬碰撞的沉悶的聲音沒有大排量跑車引擎的雄厚,但那種有點零碎的不連續的聲音不順滑卻讓人沉醉,就像一個煙酒過多老男人的嗓音,歲月沉淀下來的味道不可復制。跑車界中后置后驅的獨特魅力也只有911在堅持了,這種看上去并不完美的動力布局在911手上被演繹得接近完美的狀態,哪怕是不完美又何妨呢?因為911 Turbo S本來就不是911最能喚醒駕駛欲望最能定義終極911的型號,但已經足夠讓對手去追趕。
每一代的911 Turbo S都必須可以開得更快,而且也要變得更高效與文明,它并不像GT-R擁有那么強的目的性,也不像Huracan那樣鋒芒畢露,它就是簡單的將感情和現實融合在一起,讓人欣然接受它的不完美,只要你真正愛上這個偉大的車型,你就會發現其實它的距離并不遙遠。

斗牛士的柔情——Lamborghini Huracan
它叫Huracan,英文名字有點拗口,但它有個親切的中文名字叫“小?!?,但它的牛脾氣依然比911 Turbo S難忍。
Huracan是為繼承Gallardo而來,Gallardo十一年來的總銷量達到14022輛,成為歷史銷量最好的蘭博基尼車型,十多年來優異的銷售成績讓蘭博基尼舍不得與Gallardo說聲道別,曾經的輝煌無疑給予接任者Huracan更多的壓力,要超越自己的前輩已是鐵定的任務,下一個十年的“小牛時代”如無意外還是靠Huracan來主宰。當然,它也避免不了與911 Turbo S來個刀光劍影,但顯然Huracan走在路上會更具獵奇的感覺。

多邊形與弧線的搭配造就了Huracan的力量美學,大量采用的六邊形設計元素最早出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Marzal概念車上,哪怕是用今天現代的眼光去看待Huracan,它依然是很科幻,在氣場上已經完全壓到911 Turbo S,置身駕駛艙內低矮的坐姿更是一副時刻準備著戰斗的姿態,這是屬于斗牛士的榮耀,而內飾的造工確實異常接近的奧迪水平,這樣對于小牛說是好事,總比那些標榜著手工打造的二線超跑要來得實際,小牛還肩負著重大的市場使命,細節之處絕對不能再牛脾氣一樣粗獷,嚴謹的風格是其向文明邁進的重要步伐。不過粗狂高亢的發動機聲音又似乎在告訴你,它依然擁有不羈的性格,只不過人類將它馴化了而已。座椅背后的5.2升V10自然吸氣發動機轉數高達8250rpm,最大馬力高達610匹,扭矩方面則稍微比911 Turbo S遜色,只有560Nm的水平,不過依然能擁有讓人驚嘆的性能表現。而變速箱方面,Huracan摒棄了序列式變速箱,取而代之的是更適合日常駕駛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只需要3.2秒,這個成績雖然比911 Turbo S慢上0.1秒,但已經比Gallardo的終極型號LP570-4 Squadra Corsa要快上0.2秒,而2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更可以提升0.5秒,相信后期升級版本的Huracan可以更加瘋狂。而更難能可貴的是,發動機的75%的扭力輸出可以在轉速只有1000rpm的時候就能夠實現,超過1800rpm就能輸出峰值扭矩的90%,這就是Huracan擁有大排量的氣度,甚至比渦輪增壓引擎更加從容,也讓它能夠適應更復雜的日常使用環境。
沒錯,Huracan依然是一輛真正的蘭博基尼,只不過它已經不再野蠻,它被馴化得有多重性格,適合不同的人群,全天候超跑就是其打造的目的,它已經擁有了911 Turbo S的易用性,更擁有對手所缺乏的超跑氣場,對于911 Turbo S來說,它既是矛盾的整合體,又是強大的對手。

進擊的殺手——Nissan GT-R
在數據玩家面前,GT-R是在太具性價比了,3.8T大雙渦輪增壓搭配6速雙離合可以輕易在3秒內破百,在全時四驅的加持下擁有異常親民的操控性,更具殺傷力的就是在“真理之環”的紐伯格林北環賽道上的圈速可以完勝911 Turbo S,這樣的表現絕對是東瀛執著追求的心靈雞湯,重點的是在911 Turbo S面前,它真的太具性價比了,甚至說全世界最具性價比的超跑也不為過,或許也只有GT-R才配與性價比搭上關系。
全世界對于GT-R的追捧絕對不遜色于911,四十多年的發展歷史成就了它的榮光,特別在1989年到1994年間,R32曾經包攬了日本A組以及N組房車賽的所有冠軍,當時也在歐洲房車賽上橫掃獎杯,最終只能在FIA的壓迫下無奈退出國際賽場,自那時開始,GT-R就樹立了戰神的地位,它的輝煌成績已經深深烙在汽車發展史上。雖然現今的GT-R少有在國際賽場上現身的,但卻是孜孜不倦的在紐伯格林北環賽道上刷新著屬于自己的記錄,告訴世人,它把911 Turbo S拋離了,起碼在圈速上。

為了平衡車輛的前后配重,GT-R也創造出世界上最復雜的傳動系統,離合器、變速箱以及分動器都在底盤的后部,也就是說,算上四輪驅動軸,GT-R的底盤下總共有兩條驅動軸!這一切都是為了抓地力而做,GT-R的執著已經不是任性可以簡單說明一切了,僅憑借復雜的傳動組合,你就知道為什么它能夠在賽道上如此彪悍,更何況它還有一堆緊密的電腦在一邊高速運算呢?除了如此極端的傳動系統外,每臺GT-R所搭載的發動機都是依然堅持手工組裝,每臺發動機上都有組裝工程師的簽名銘牌,當中嚴苛的工藝控制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道盡,現場觀摩更讓人震撼,技研的精髓處處都能夠在GT-R身上體現。GT-R的發動機與911 Turbo S同為3.8升的雙渦輪增壓,,略微保守的調校最大馬力為549匹,峰值扭矩也“只有”632牛米,但真正利用到每個車輪的效率之高是相當嚇人的,而Nismo版本跟能將最大馬力提升至600匹的水平,實力可見一斑。
GT-R就是像教科書向世界證明了如何打敗911,不過教材歸教材,能夠做到的或許只有日產,或者豐田也能夠瘋狂。GT-R強大的背后的技術力量支持肯定讓911 Turbo S的工程師們都咋舌,那種不計成本的任性與倔強,也讓嚴謹的德國人驚嘆,更重要的是,GT-R比911 Turbo S還要親民,掌機般的操控可以讓駕駛者輕易掌控實力強大的跑車,它的易控性甚至比普通的911還要來得親近,強大的性能都盡在電腦的計算中,高智能方程式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對了,除了駕駛親民,它的價格也是相當親民,
我們總很自然地將GT-R和911 Turbo S作對比,擊敗911 Turbo S也是GT-R當初的目標,現在在成績上GT-R做到了,聲望上也達到了911的級別,技術層面也做到了極致的體現,無論動力性和操控性都是世界頂尖的水平,重點是“低廉”的價格真的讓它成為了超跑殺手,911 Turbo S還放在眼內嗎?我想大概已經沒有確切的答案了。